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第十章 钢铁咆哮-中

下午2点40分左右,已经失去了灵魂的“阿拉斯加号”战列巡洋舰终于掘强地沉入了大海。虽然它只是一艘装甲相对薄弱、主炮口径细小的舰船,毕竟那是设计年代略晚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采用了大量与“依阿华级”相同的新技术的新锐战舰,在抗沉性上的设计已经不输于德国人的同类产品,加上本身在持续炮战和极速射击中已经打空了军舰上将近半数的炮弹,德国人连击穿弹药库殉爆的机会都没逮到,因此花了几十分钟抵近射击送它归西也就不奇怪了。

在送走“阿拉斯加号”下海之前,德国人已经顺势干掉了3艘“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8艘担任雷击拦截任务的马汉级/弗莱彻级驱逐舰。那些巡洋舰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被点杀的——往往运气不好挨到一两颗320mm炮弹,这些船就基本上非死即残了,成为了可以慢慢收割的饵料,而那些驱逐舰倒是没有那么差运气,是被德军的优势副炮火力密集攒射干掉的,对于火控雷达已经普及到“欧根亲王级”重巡洋舰的德国舰队来说,使用副炮在暴风雪中干掉接近到极近距离的驱逐舰并没有什么障碍——尤其是这些被当作弃子的驱逐舰数量还没有德军战舰多的时候。

靠着当了一把肉盾的“阿拉斯加号”残骸和那些拦截驱逐舰的帮助,美军第2搜索舰队指挥官卡拉奇上校率领“关岛号”带着另外3艘重巡、9艘轻巡和17艘驱逐舰拧成一股向着西南偏西方向逃窜,好歹是用这个时间差把双方的距离重新拉开到20多海里。一场半推半就故作姿态的抵抗,原本只是一个表子为了强J案取证而故作姿态罢了,谁知道被漂客兴起之下打了个半残,这种诱敌的方略也算窝囊的可以了——可是那些以经典战列对战思路武装起来的美军海军将领们,又怎么可以想象这些不按规则出牌拼命靠近随机应变的作战方式呢。

收拾掉了那些拦路阻挡的杂鱼后,库尔特中将的德军搜索舰队重新开始整顿队形准备猛追穷寇。不过时代终究已经不是日德兰的时代了,纵然因为暴风雪的天气让双方都没法依仗空军,被重新拉回到战列舰对决的同一起跑线——可是雷达这种存在,是不会因为暴风雪而变成瞎子的。

“‘关岛号’分舰队正西方向,发现敌舰队!拥有大型战列舰两艘,距离,70海里。预计一小时左右即可与‘关岛号’会合!请示是否继续追击。”

一条警告,让库尔特将军不得不冷静下来,这个时代德国人的雷达技术已经普遍超越了美英,但是也没到逆天的程度,在风平浪静的海况下,以德国雷达的效率发现70海里外的敌方大型战列舰是应该的,不过如果激战中敌舰舰影重重炮弹水煮纷飞,对于观测的干扰也是很明显的,雷达兵在战斗平息的间歇才看到敌人也不足为怪——说不定米国人的搜索舰队如果能够再撑上两个小时的话,自己的军舰会进入米国人主力战列舰的主炮射程时才发现得了对方呢。

追,还是不追?掐算了一下敌我双方的战舰极速后,库尔特准备再赌一把,“密苏里级的极限理论航速只有33节,而且米国军舰在高海况海域的稳定性还尚在两可之间,我们起码可以拉开3节以上的速度优势,到时候情况不妙再撤也来得及。”

……

“轰~轰”随着两声惊天巨响,航速仅有18节的‘关岛号’在逃窜的过程中,再次被德国人把距离拉近到1万码左右,德舰以齐头并进的姿态让18门前主炮瞄准‘关岛号’这座尚未扑灭的大火堆,用十几轮猛烈的炮击分别击中了‘关岛号’主烟囱和尾舵各一枚320mm穿甲弹,被齐根炸裂的烟囱波及了轮机舱,让战舰和它的姊妹一样面临枯竭的命运。

眼睁睁看着‘关岛号’在己方舰队阵前十几海里处被德国人彻底打残,美军赶来救援的快速战列舰分队“衣阿华号”、“密苏里号”两舰不由进入了小宇宙爆发状态,此刻也顾不上射程是否足够,瞄准是否可能,米国人的16英寸巨炮终于开始怒吼,单发炮弹重量达到‘沙恩霍斯特级’和‘阿拉斯加级’战巡舰3倍以上的超级巨弹迅猛砸击着洋面,每一发都可以激起百米高的水柱。

库尔特中将知道自己必须见好就收了,‘依阿华级’的MK7主炮还是德国人的交战对手中第一次遇到长管径比的16英寸主炮,其威慑力远不是此前‘沙恩霍斯特级’遇到过的‘乔治五世级’的14英寸短倍径主炮可比的——至于战果方面,他也不怕失去动力的‘关岛号’还有机会跑掉,哪怕米国人能分出军舰来拖曳这些东西,其结果也不过是大家一起失去速度优势给德国人的潜艇送菜罢了。

“立刻发送求救电报。全功率发射,不需要使用指向性天线。”

在舰队与舰队之间的通信上,有些时候数百海里内的短途通信可以依靠低发射功率配合指向性天线来增强传输距离、减少非传输方向上的截获可能性,一般海战战役中主力舰队和搜索舰队之间的通信多有用此,这样既可以传达敌情,又不至于暴露发报者的位置。

库尔特中将哎那个没有选择这种办法,他也不在乎是否暴露自己的位置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预见己方的主力舰队会在哪一区块的大致坐标内,却无法判断赶来实施空中雷达侦察的预警飞艇会出现在自己的哪个方向。

这份电报,与其说是向己方主力舰队通报米国人的坐标,还不如说是告诉暴风雪云云层上方的齐柏林预警飞艇可以打破无线电静默、把它看到的一切都发报出去了。

果不其然,这封只起到引子作用的电文发出后,数道诡异的电波从米国舰队的各个方向疾驰而去。仗打到这一刻,米国人已经没有什么战术秘密可言了。

……

“修正航向,从库尔特搜索舰队与追击的美军舰队正北方向自动向西切入,随后转向西南,‘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罗恩伯爵号’截击英国人的5艘战列舰,‘兴登堡号’、‘鲁登道夫号’对付米国人的舰队,同时电令库尔特注意后撤,拉开美军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与主力舰队之间的空档,制造美军兵力上的分散。”

收到飞艇的敌舰阵位情报后,吕特晏斯上将很快做出了处置。

“‘企业号’、‘黄蜂号’、‘列克星敦号’立刻折向西南方向,准备施放舰载机——舰队西北偏北60海里处,侦测到德军空中发报源——疑似德军侦察飞艇,舰载战斗机部队务必第一时间清除这一情报隐患。”

截获德国人飞艇的无线电播报后,米国海军同样紧张起来,尼米兹上将也下令分出数艘航空母舰折向后方,试图离开暴风雨云团的掩护施放战斗机击落德国人的飞艇群。

“‘塞德里茨级’4舰向正南方向继续航行,保持全速,一旦冲出暴风雪云层区或海况好转,立刻起飞作战机群,后续任务留待进一步命令。”

知道自己的飞艇电报肯定会被米国人截获的德军航母部队,也一如训练一样如法炮制了一份起飞战斗机的计划。

……

两艘‘依阿华级’与三艘‘沙恩霍斯特级’的战斗开始于3点半,开战后德国人一直保持着拖刀式的风筝状态,把双方的交战距离拉开到两万码左右的程度。事实上以‘依阿华级’的火力,只要命中一发,就能把‘沙恩霍斯特级’任意要害部位击穿。可是库尔特中将对于2万码距离上米国人的零命中率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换做英国人的高抗浪性战列舰,他自然是不敢托大,哪怕对付的是美舰中更加老旧一些的‘南达科他级’,他也同样不敢冒这个险。

可是在‘依阿华级’面前,他就是敢,这种信心来自于战前雷德尔元帅和邓尼茨元帅的透底,来自于帝国情报部门的高效。

作为‘南达科他级’的后续舰型,‘依阿华级’的航行稳定性要好得多,速度也快得多,可是有一点却是明显退步的——那就是高海况下的炮击精确性。

这全拜‘依阿华级’修长的舰体所赐,众所周知,军舰长宽比越大,军舰航行速度越快,长短比越小,横向稳定性越高,‘依阿华级’比‘南达科他级’重了将近两万吨,舰体宽度增加却不明显,反而是把长宽比提高到了7:1的修长比例——这不是米国人希望的,而是米国人为了实现其两洋舰队的战略,为战列舰定下了战列舰宽度必须低于巴拿马运河的宽度的硬杠子指标,‘依阿华级’要想增加吨位用于动力装甲所需,自然只能是无节操提升长宽比了。

这种情况,在太平洋海区作战时还没什么,哪怕到了北大西洋,如果单比航行性能、诸如舰体埋首、上浪神马的,倒也凑合,可是非要比起战列线对轰的话,‘依阿华级’这个风高浪急状态下的不合格炮击平台的天性也就显露无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