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第十六章 春季攻势-下

春季攻势的重头是北方,这里的主角是勒布元帅的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莫斯科战区战斗结束后重新北返增援的莫德尔元帅麾下第4装甲集团军和从中央集团军群暂时借调过来的第9集团军。(原克卢格元帅麾下,苏军冬季反攻时克卢格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9集编入莫德尔麾下参加过勒热夫战役)

中央集团军群借调援军的加入,也让北方集团军群在圣彼得堡外围的部队首次突破了100万人——历史上别看勒布元帅及其继任者在圣彼得堡城外围地带打了900天的围城战,可是事实上,他们的大包围圈里可是有苏联人大约150万的军事人员和450万人的人口(圣彼得堡城内约330万人口,周边地区及拉多加湖沿岸还有100余万人口。当时圣彼得堡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根据1940年苏联参战前的统计数据,前三大城市人口分别为莫斯科450万、圣彼得堡330万和斯大林格勒270万),虽然不能明确说出这些人口里面实在扛不动枪的老头和小孩儿有多少,可是以苏联人一贯的动员能力来看,苏联人榨出一半人口用于准军事用途还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事实上,勒布元帅在这900天里一直是包围着比自己的部队规模庞大得多的苏联人,尤其在中线吃紧、装甲主力南调的时候,勒布元帅麾下最吃紧的时候只有不足70万人马的兵力,他却靠这些人马在冬天保持住了对圣彼得堡的大包围圈,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着实不易了。

当然,人多有人多的好处,那就是防御战的时候靠人命填都能顶住德国人,只要战斗发展成互相填充防线对炮乱轰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形态,德军的精锐性就将无处施展。不过人数众多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在物资补给不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饥荒。

圣彼得堡及周边地区本身是不产粮食的,这座城市本来就是从沼泽区里建立起来的,一切生活物资都靠外部运输,因此如果说靠城内存量提供了四五百万人900天的吃用,那绝对是一句笑话。正常情况下,圣彼得堡的粮食都是靠连接莫斯科的铁路从南方运来,不过这条路早在1942年9月德军拿下大诺夫哥罗德和勒热夫的时候就已经断绝了,后来随着德军围城的进一步缩拢、喀琅施塔得和芬兰湾北岸地区被德军、芬兰联军全部攻陷后,圣彼得堡的物资来源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路——从拉多加湖湖面运输进包围圈,天气热的话用船,连底封冻的话就直接在冰面上用车辆和雪橇运输。

可惜的是,此时此刻的形势和历史同期又有很大不同,那就是——拉多加湖地区的物资补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地区也一样天寒地冻不产粮食啊?

因此,当我们回顾一下平行时空见历史的差异,就不难发现是谁养活了圣彼得堡包围圈内数百万苏联人三年——历史上这些物资来源于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港,是英国人和米国人通过《租借法案》运来的,随后从那些北方港口经拉多加湖转运进圣彼得堡包围圈。

现在,德军在整个1941年和1942年都是拥有绝对海上优势的,北极航线上的各个链环诸如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挪威本土,统统都在德国人的控制中,而米国人的《租借法案》同样因为威尔基总统的尸位素餐直到1943年罗斯福搞掉威尔基之后才出台。

所以事实上,维勒安部长所在的这个时空里,1942年冬天苏联人一颗粮食都没有从摩尔曼斯克港以及阿尔汗格尔斯克港得到,除了搜刮己方控制区内的民间存粮以外,苏军西北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大将就只能靠城市里原本的粮食储备和限制供应量的方式拖延断粮的时间了。勒布元帅从十月份到三月份,五个月的封锁对圣彼得堡包围圈内的粮食危机催化效果,比历史上围困两年半都要好。当四月来临,冬季过去之后,‘北极圈之王’梅列茨科夫大将虽然麾下仍然可以挤榨出两三百万可战斗的人员,可是事实上已经和一头刚刚完成冬眠烧光了皮下脂肪的毛熊一样外强中干。

当然,以勒布元帅的能耐,显然是不可能光靠围困干等苏联人吃光粮食的,除了饥饿以外,勒布元帅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冬天还采用了其他诸多手段百般折磨苏联人。

首先就是把围城的炮击战扩大化,原本在攻打喀琅施塔得港的战斗中立过大功的德军列车炮群在喀琅施塔得易手后就已经顺势运到了岛上重新架设好——至于炮兵阵地,就直接选用了苏联人被摧毁后的坑道炮台稍微休整一下;随后随着芬兰湾北岸进攻战役的结束,苏军部署在面朝北岸的203mm、280mm也被德军休整掉头,对准了圣彼得堡方向,与德国人从后方拉过来的170mm重型远程加农炮一起,组成了昼夜猛轰圣彼得堡的行列中去。

苏联人的B-4和B-5火炮射程不远,苏军的152mm加农炮最大射程也只有区区25公里,因此它们是够不到距离圣彼得堡海岸30公里外的喀琅施塔得的,而德军的170mm加农炮却是追求射程优势的典范,至于更加沉重的列车炮和要塞炮就更不必说了。勒布元帅要求从11月份开始,部署在喀琅施塔得的炮群每小时必须对圣彼得堡每个区都发射30枚炮弹,一整天就是数千枚——勒布元帅的要求是,不要让苏联人有超过5分钟的安静时间。

从11月到4月初,仅喀琅施塔得基地就对圣彼得堡城内打出去了90万枚150mm口径以上炮弹,死于炮击的苏联人数以十万计,物资和建筑的损毁也非常严重。同时因为圣彼得堡的特殊地理条件——这是一座在沼泽地形上构筑起来的城市,随便哪里往下挖一些就会渗水淹没——所以圣彼得堡没有和莫斯科一样的地铁网络,也无法建立地下坑道工事体系,对于需要过冬的人来说,掩体被炸毁无家可归就意味着需要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露宿街头。整个圣彼得堡市区几乎就找不出一个没有被德国人折磨到神经衰弱和狂躁症的苏联人,每一天都有无数冻馁的饿殍倒毙街衢。

没有什么比这种干挨打没法还手的窝囊事情更打击士气的了,原本勒布元帅也不是没有进行过长时间炮兵轰击市区的作战行动过,但是每次苏联人最后都会在受不了后集结十几万人马猛打猛冲杀开一个缺口然后把自己短射程的大炮拉上来和德国人对撸消耗——这种冲刺,一般每一把都会让苏联人消耗数以万计的人命,是苏联人为他们的大炮注重炮弹威力不注重射程优势付出的代价,但是总好过被钝刀剐肉活活耗死要好。

可是当德国人把阵地设在喀琅施塔得之后,苏联人连这一点还手的能力都没有了,波罗的海舰队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圣彼得堡城内射程最远的大炮也够不到岛上,想要冲杀出一片阵地然后把大炮运上去对撸,面对的又是莽莽大海无从下手。

当然,也不能说梅列茨科夫大将完全没有尝试过挣扎——在12月底和1月份的时候,梅列茨科夫大将也挣扎过数次,他觉得德国人已经把炮击变成了一种按部就班地事情,失去了警觉心,是否可以尝试把苏军攻坚部队从圣彼得堡出发,直接踩着冰面反攻喀琅施塔得,至不济也要让炮兵部队趁着黑夜开上冰面把喀琅施塔得笼罩进苏军炮兵的射程覆盖范围。

结果可想而知,德国人确实不警觉,给苏联人捞到了一会儿的开炮机会,不过这些炮击对于已经构筑了一个冬天阵地的德军来说完全没有压力,很快就用一通通密集地反制炮火把苏联人送到了芬兰湾的冰层里面(冬天是连底冻的)。损失了数百门重炮和几万名士兵后,梅列茨科夫大将也就只能选择放弃这种无谓地牺牲了——在封冻的海面上冲锋,那可是毫无遮蔽可言的,德国人可以和扫射蝗虫一样把苏军成批屠宰掉。

……

“经过一个冬天的焚烧和冻饿,梅列茨科夫的部队已经进入了最虚弱的时候。

根据最高统帅部命令,我部将于4月10日前后开始发动对圣彼得堡包围圈内苏军部队的总歼灭攻势,预期在两到三月内彻底歼灭苏军成建制抵抗的部队,随后装甲部队及机械化部队主力将南调,支援南方战线的夏季攻势;部分武装档卫军部队和损耗较大的步兵部队将作为卫戍力量继续在这一地区执行清除任务,扫清苏军崩溃后的余孽。对此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勒布元帅环视了一下四周,对于希特勒的任命,她还是怀着一些矛盾心态的,对于博克元帅被调离和龙德施泰特元帅被调往西线赋闲,他一直是非常愤怒的——当然,很快龙德施泰特元帅也不能算赋闲了,因为据说他会负责对英登陆作战(注意:圣彼得堡方向的春季攻势开始于德国登陆英国之前,这里是时间线回放了。)可是就他本人而言,希特勒还是给了他机会,没有在他第一年没能拿下圣彼得堡的那一刻就把他解职,而是让他再1943年有机会再来一次。只不过在北方集团军群,他显然已经不是希特勒最为重视的将帅了,在勒热夫-维亚济马屡立大功的莫德尔大将在回调到北方集团军群后,隐隐然已经有被元首当作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培养的姿态。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本次战役的主攻任务将有莫德尔大将麾下的第4装甲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担任,下面由莫德尔将军交代具体作战任务。”

“长官,我有疑问——之前我们也已经确认了,封锁对于苏联人的打击效果非常明显,因为没有物资,进入冬季前苏联人在包围圈内有150万苏军、50万民兵力量和400万其他人口。截止到现在为止,我们虽然不知道城内的具体情况,但是从苏联人的粮食物资消耗速度和各方面旁证来看,城中的总人口数量已经低于450万人,也就是说5个月的炮击围城让苏联人战死及冻饿死150万人——考虑到苏联人一开始有存储粮食储备,因此围城的前两个月几乎不会出现饿死的问题,所以饿死的战绩几乎都是最近两三个月的成绩。按照这个速度来看的话,如果我们今年继续围困此城一年,起码可以让城里再灭绝掉300万人口,这不是比浪费帝国士兵的生命去冲锋攻城划算得多么。”

就在莫德尔要接过话题之前,第18集团军司令屈希勒尔上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当然,这个疑问固然是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为了珍惜帝国士兵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多多少少有一点对勒布元帅排兵布阵时把布施上将麾下的集团军调给莫德尔担任主攻,而自己的集团军却担任二线防御部队和预备队有所不甘罢了。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技术性,就由我来回答吧,”莫德尔大将接过了对方的话头,直接回复到,“持续围困和饥饿确实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这还不够,此前苏联人的非战斗减员是多方面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冬季的严寒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严寒的话,苏联人不可能死那么多人。现在气候已经开春,人不需要太多食物就能维持基本生命需求,而且随着城内人口的减少,梅列茨科夫已经开始了进一步的粮食配给调整——对于那些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的老弱,梅列茨科夫已经把他们的每日面包配给压缩到了20克,这点面包连喂兔子都不够!根据可靠情报,圣彼得堡城内的450万人,能够拿到物资配给的的不会超过250~300万,除了苏军士兵和民兵外,都是梅列茨科夫觉得还会有点利用价值的人。甚至于,为了持久坚持下去,梅列茨科夫已经开始系统地收集尸体并统一烹饪仓储,城中百万死者只要储存得法,足够他们再坚持三个月到半年,因此我认为,完全依靠封锁来杀敌,已经过了一个效率的高峰期——下一个饿死苏联人的高效期,会在今年冬天降临时才来到,而整个春夏秋三季,我们的围城效率都不会太高。”

莫德尔环视了一下四周,见这一点说辞已经获得了大家的认同,然后很满意地继续补充下去。

“那么,既然靠饿死苏联人需要旷日持久的时间,而帝国不可能把一百数十万大军牵制在北方那么久,现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场决定性的猛攻。总的来说,如果非要通过一场决战解决圣彼得堡的问题的话,现在会是最好的时机,经过五个月的消耗,城内苏军战斗人员人数已经不具备优势了,其他武装起来的工人和女人数量虽多不足为惧。而且持续的炮战让圣彼得堡包围圈内的苏军弹药奇缺,电力断绝,各种装备和作战物资都已经紧绷到了极限。

从天起来说,芬兰湾周边地区在4月上旬正好是气候回暖的时候,气温普遍上升到0度左右,气温对进攻一方的阻碍已经消失,又不至于让积雪大量融化造成凌汛阻碍进攻。同时苏联人唯一的命脉——拉多加湖航线在4月内是一年中最脆弱的时刻——3月份及以前,湖水封冻足够结实,苏联人可以夜间使用汽车直接在冰面上运输,5月以后,湖水彻底解冻,同样可以用船来代替,唯有4月这段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的时节,冰面结实程度不足以承载车辆,浮冰又不能通过舟船,因此一旦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战斗烈度加大,梅列茨科夫的武器弹药会以丝毫得不到补充的速度快速流干。”